心理日常-104
- 心理治療中心 培甯
- 6月18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現在很流行說法「內卷」「內耗」「焦慮」,
特別是華人社會, 東方文化, 我們都很追求努力奮鬥,
努力地讀書, 努力考頭十名, 努力地升學,
努力地工作, 努力地賺錢, 努力地儲錢,
也要想著未雨籌謀, 怕自己或自己的孩子落後別人,
或被社會淘汰, 怕以後被AI取代,
怕養活不了自己, 怕買不起樓,
但未來未出現前,
已經把自己或孩子逼得皺著眉頭, 笑也笑不出來,
每天活在緊張地逼迫內在的小孩或家裏的小朋友,
睡也睡不安, 好像停下來就要被怪責一樣,
懶惰休息好像是很大的罪名一樣,
但一天又一天, 忙著再忙著, 計劃再計劃,
那哪一天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活著的呢?
分享一個小小的經驗, 話說之前去了法國梅村禪修幾天,
有幾天都要做服務, 我跟我的朋友都想能選,
就避過不清廁所, 結果第一天我們選了清潔膳堂,
然後我被分配去拖地, 而且要洗地拖,
因為我本身手是一碰到洗潔精和酒精就會長小水泡的,
所以我就一臉不好意思問有沒有手套,
幸好一位好心的媽媽帶我去她附近的房間給了我手套;
第二天我就以為很聰明地帶了手套去做服務,
結果今次選了去禪修的大堂,
就要掃塵和抖動墊上的塵,
結果我看見一張很多樹葉和塵的地氈就多口一問要不要清,
然後負責的人就二話不說帶著我和朋友
去室外把地氈大力抖動起來, 頓時空中都分不清是沙是塵,
一片灰色的在空中飄, 雖然盡力地閉氣, 還是吸了不少,
我跟朋友回去喉嚨感到一直有塵卡著好幾天;
第三天我就更聰明了, 我帶了手套和口罩了,
我以為第三天就萬無一失了,
結果被派去切西蘭花和洗馬鈴薯,
剛開始時還覺得輕鬆, 但十五分鐘後已經雙耳通紅,
因為我們是在室外的, 而且正值下午的時間, 剛好太陽曬得很猛烈,
做了一小時後, 我們都差點中暑了,
歐洲人卻很喜歡太陽, 我們立刻喝了一大瓶水,
幸好沒有大礙。
我們有時也像這樣, 想從之前不好的經驗中學習,
去努力地保護明天的自己或家裏的孩子,
在這之後, 我反而變得更坦然,
發現每次從經驗中學習, 再準備都未必是有用的,
因為日日都是新的一天, 根本很多事都避免不了,
的確努力或準備或焦慮是想保護我們的,
但其實人並沒想像中那麼脆弱,
我學識了都死不了的就隨意點,
就沒甚麼可怕了,
真正的抗壓力是跌過也能爬起來,
而不是做足所有準備讓自己或孩子不要跌,
其實當我們放開這些恐懼和保護時,
我們會發現自己或孩子比想像中更強大, 更勇敢, 更有力量,
心態比真正發生甚麼事更重要,
這樣才能笑著更坦然去感受生命。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