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日常-105
- 心理治療中心 培甯
- 6月25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我有養3隻兔子,
成年的兔子可以有接近人類小孩3歲左右的心智能力,
從小就在人類關愛及充滿口語對話的環境中成長的兔子,
可以有解讀語氣及社交互動氛圍,理解簡單指令的能力,
溝通完全無障礙!
如果你是一直有留意「兔子系列心理日常」的朋友,
你可能會發現,近期有1位新成員加入到我家了!
她是有著鳳眼般的眼睛輪廓,
還有淡淡的淺灰色在耳朵和鼻子暈染開來的小女生,
兔界女神!
之前曾提到,
兔子是有相當強領地意識的生物,
相當討厭其他兔子侵犯他的居住地;
當年我帶第二隻兔子回家的時候,
第一隻大哥就十分不高興,會攻擊對方,
也會對主人(媽媽)我表達憤怒,
後來第二隻兔子二哥長大後,
一有機會就會找大哥打架,毫不客氣,彼此像仇敵一樣。
我花費了不少心力想改善他們之間的關係,
但都宣告失敗,我心裡也逐漸放棄了改善他們關係的希望。
所以當近日我又遇到心儀的兔子時,
我的內心相當掙扎,
不僅是考量生活空間、照顧時間、經濟等議題,
更重要的是我如何平衡家裡兔寶們的關係。
苦思冥想、跟店家討論後,
我們決定先帶二寶去跟新兔子互動,
如果無法成功建立正向互動關係(bonding),
那我就放棄再養第三隻兔。
結果,二寶跟新兔子可以良好互動,
就確定了新兔子成為我們家的一員。
新兔子去做身體檢查時,
醫生也稱讚小寶的個性很平穩平靜,
我覺得跟先去互動和熟悉有關,
她是我最為計劃養育的兔寶,
從見面的喜歡,到多次帶二寶去跟她互動
到我苦思冥想她的名字,一切都是這麼的用心準備,
剛回家時明顯一聽到我的聲音她就安心了;
到現在,二寶跟小寶仍然親密無間,
至於大寶,我尊重他就是喜歡獨處,
只要有主人陪伴就可以了。
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,
家庭成員之間彼此的互動氛圍、
甚至家庭角色的分工、定位,
是一種家庭動力的展現。
包括我們曾談及的手足競爭,
還有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權力鬥爭(power struggle),
也屬於家庭動力的一環。
只要我們是生物,群體生活裡的位階就必然會出現,
亦因此,在我們人類家庭中,
每當有新成員(小嬰兒)的加入,
我們都建議父母要跟家裡的孩子預告這件事,
哪怕只是剛學會語言表達的孩子,
都可以用他們能夠理解的方式說明。
預告新成員的加入有著重要意義,
一來是尊重已存在的家庭成員的意願,
提前規劃各種安排,尤其是生活空間的妥協、角色分工,
二來是新成員的加入必然會改變已存在成員的家庭動力,
例如弟妹的出生,兄姐能獲得父母陪伴的時間就會減少,
可以分配到的關注,甚至家裡各種資源必然會被平分,
兄姐可能會感到不安、嫉妒,擔心被拋棄,
也會想競爭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,
所以預告新成員的加入,可讓兄姐參與這個規劃過程,
在規劃過程中,孩子會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視,
之後兄姐與弟妹競爭父母關愛的強度才有機會減少。
以我們家兔子為例,
雖然二寶跟小寶現在相處親密無間,
但其實一開始小寶到家時,
二寶立即表達出強勢的一面,
表現出自己才是最大的那位,
大寶又再度想攻擊主人我;
直到小寶願意退讓當小妹,
而大寶發現自己的關愛不會被減少,
大家才有辦法和平相處。
親愛的家長,你的用心準備,
孩子們都會感覺得到,
家庭的和諧從大人示範尊重和重視每位成員的感受做起。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