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自踏入青春期,他們便從混亂和嘗試的過程中慢慢準備轉化為成人;
爸媽可能留意到這過程先由最明顯的注重個人的外型行為,
慢慢轉為較隱蔽的思想敏感和情緒波動。
有時爸媽難免困惑孩子為什麼在「小事上」會有如此矛盾的堅持和強烈不耐煩的反應。
當孩子遇到結果不順心時,或爸媽未得即時回應其要求,
就好像世界與他為敵,以致一時用挑戰式的爭辯控訴「你(爸媽)都不明白..」,
一時又表現得消極無所謂淡淡的說「隨便」。
他們內心其實正經歷著強烈不安和壓力, 一方面渴望被照顧、被肯定,被幫助,
但又同時為這需要感到羞恥和厭惡。
這些「叛逆」可能是他們害怕自己會在他人眼中是「不夠好」的存在,
所以才會拼命地推開想要關心他的人。
此時,我們能做得或者是先嘗試安定自己的焦慮,肯定自己關心孩子的初心,
並帶著智慧而不是自衛方式來回應。

댓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