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星期前一個平常的早上吃著蛋餅,
突然間很久之前補牙的物料脫落使牙崩了,
幸好並沒有帶來任何痛楚,
也沒有影響外貌及咬合的功能性。
有趣的是在見牙醫之前,
我留意到自己會不自覺地用舌頭觸碰
並增加關注這個缺口的次數,
而這行為讓我聯想到
生活中人對缺失和不完整
總是有一種強烈的在意和執著
這可能是一種潛在的焦慮,
害怕不完整和缺失會威脅我們整體性和安全感。
即便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,
也有可能令到我們心裏覺得不踏實,總是感覺不妥當。
對於更加重大的生命缺失,比如:關係破裂、愛人離去、期望落空等,這些會帶來的心理情感反應就會更加強烈。
以下是兩種常見的心理歷程 - 反芻和焦慮。
前者會使我們不由自主地反覆回憶過去,
試圖找出原因或預防措施試圖,並企圖獲得一些掌控感。
可惜的是這思維模式「早知當初」/
「如果..那就」並未能回應及接受現時失落的狀況,
反而加重自責、後悔、無力感使我們難以前進。
後者則是過度擔心未來,把事件預計到最差的狀況,
而變得過分小心翼翼,讓自己裹足不前,
難以接受新鮮的事物。
面對缺失並非一件容易的事,
但只要我們願意正視自己的感受,
帶著好奇並以寬容的心來體諒自己現時所經歷,
認識和面對這些感受,而不是逃避或壓抑。
這些情緒並非壞事,
反而是我們關注和處理問題的重要信號。
透過這次機會,調整生活重點,
重新發掘生活中還有哪些值得投入和珍惜的事物。
當你覺得合適的時候和信任的人分享,
這不單獲得情感支持和新的視角,
並透過這真誠的關係可以幫助我們重拾內心的平靜。

Comments